• 35
互联网医疗创业新风口——“赋能”基层医疗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4分钟(1202字)

2016-07-20 互联网医疗创业新风口——“赋能”基层医疗

互联网医疗真的进入寒冬了吗?

猎云网:互联网医疗真的进入寒冬了吗?新的风口又在哪儿?投资机构“只看不投”?本文观点:互联网医疗寒冬论并不可靠,围绕“赋能”基层医疗,切入到真正有核心价值的诊疗环节,利用革命性技术直接提高基层医疗质量。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联欢芸,原文链接

2016年无疑是近三年互联网医疗创业的低潮期,除了少数几家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仍能获得资本热捧,大部分企业挣扎在A轮或B轮的融资路上。媒体一般解读为资本寒冬,投资机构勒紧裤腰带,只看不投了。

事实上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更主要的原因有三:1)创业项目模式雷同,大多是一个app简单连接医患,企业进入A轮或B轮后,投资机构只会在相同细分领域内选择第一或第二企业;2)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缺乏核心医疗价值,互联网免费模式下,无进一步增值服务空间,商业模式上令资本寒冬宏观环境下的投资者犹豫;3)投资者与创业者的周期性博弈,资本“酷暑”下创业者议价能力强,寒冬下则投资者获得主动性观望等待低价的优势。

医疗本身是资本市场里的避险行业,其刚性需求、持续增长、长周期平缓波动的特性决定了长线投资的价值。资本寒冬下,资金原本只会更多流向医疗行业,这一次的互联网医疗遇冷,实际上也是伴随着精准医疗等创新硬科技领域的重回热点。

互联网医疗并非寒冬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医疗创业是否还有机会,新风口在哪?

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就是“赋能”基层医疗。

中国的医改国策已经转到“分级诊疗”,其最突出的考核指标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65%,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这里的挑战很大,核心问题是县域医疗供给端不足,医生数量缺口大(全科医生缺口达一半)且质量低下(基层无Dr,误诊率是城市医院的一倍以上)。由此,互联网医疗创业的思考起点变得清晰:如何“赋能”基层医疗?

目前互联网医疗创业界两股力量在不同方向上向基层医疗“赋能”。

1)上一波风口的创业者从线上走向线下,其线下瞄准的都是基层医疗服务,热点包括互联网医院、全科诊所。互联网医院的典型代表包括微医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好大夫的银川智慧互联网医院、阿里健康网络医院等,其“赋能”思路是通过远程医疗模式解决基层病患需求,相当于“空投专家”。

全科诊所的典型代表包括丁香园的丁香诊所、急诊女超人于莺的美中宜和综合门诊中心等,其赋能思路是把现有专科医生培养成全科医生,相当于“转化供给”。这一股力量更多是在盘活现有优质医生资源,重构基层医疗供给。

2)新一波创业者开始引入最新科技,降低医生资质门槛,热点包括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的典型代表是CGM(连续血糖监测),创业企业有凯联医疗等。CGM可以帮助医生获得更多有用数据,降低临床诊疗决策难度。

而更进一步未来配合胰岛素泵自动实时精准调节胰岛素用量,则有可能使得医生参与的环节进一步减少。人工智能在医疗的应用更像是“虚拟医生”的角色,其对于“赋能”基层的作用未来有可能是颠覆性的,典型代表包括全域医疗在精准云放疗领域的AutoPlan系统、九峰医疗的肺癌影像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大数医达的“电脑医生”等。这一股力量相较于上者来讲,利用革命性技术直接提高基层医疗质量。
总的来看,互联网医疗寒冬论并不可靠,围绕“赋能”基层医疗,切入到真正有核心价值的诊疗环节,是互联网医疗新风口的应有之义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