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DCM林欣禾:VC手里有钱吗?为什么不投了?补贴模式还玩得转吗?
统计 阅读时间大约10分钟(3826字)

2015-11-30 DCM林欣禾:VC手里有钱吗?为什么不投了?补贴模式还玩得转吗?

你拿到了钱,对手就可能拿不到,可以融就尽量融,不要考虑估值。

猎云注:在第十五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期间,DCM林欣禾接受了投资界的专访,他认为,现在投资机构手里是有钱的,2016年下半年,估值降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热度会重新起来。相比2015年的估值快速上升,20 16年估值可能增长得不会那么快,不过投资的量没准下半年会很好。本文转自投资界,原文链接

从泡沫到估值回调

【投资界】DCM今年投了多少个项目?

林欣禾:我们通常投不多,五六个项目对我们来讲已经很多了,今年我们自己主导的项目有7个,主要在垂直电商、B2B中的SaaS软件、B2B交易平台三个细分领域。

【投资界】2015年PE、VC行业来说还是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经常说PE、VC行业,3年一个小变化,5年一个大变化,您观察2015年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林欣禾:PE/VC市场从2013年底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比较热,机构的投资速度比较快,TMT公司估值快速上涨甚至产生泡沫。

不仅仅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估值上涨,这个趋势是全球性的,Uber成立时间也很短,但是估值上涨飞快,有些小公司成立两三年,估值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20亿美元,一些创业公司甚至比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都要高很多。这给创业者和投资人形成了很多可对比的投资案例。

【投资界】从创业项目成长来看,受Facebook等国外高科技公司快速成长的影响,我们的企业成长速度也在加快,包括融资的轮次,间隔期也缩短了,您觉得这是可持续的吗?

林欣禾:不可持续的。美国那边也是成长过快了,现在放缓并且在回调,从一些事件上看,当前拐点正在发生,几个比较著名的公司都被打折了,19号,一家专门做移动支付的公司Square纽交所挂牌,按开盘价来算市值36亿美元,它上一轮融资估值是60亿美元,基本上砍了近一半。国内很多投资也参照了美国的估值,美国的估值回调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美元基金投资放缓人民币基金也不是那么“勇敢”

【投资界】今年的一个动向,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之间地位似乎在转换,您的看法是什么?

林欣禾:很难说,现在大家的日子都有一点难过,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比例依然很小,渠道太窄了,于是很多人就想:要不回国算了,国内比较好上,不过,最近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很多人民币基金,看好A股、新三板、创新板,募了一堆产品,由于想快进快出,因此这些基金年限都不长,不像美元基金一期十年。现在看起来A股上市的机会很少,创新板还没有日期,新三板退出难,三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所以现在他们也比较谨慎。

【投资界】其实无论人民币基金多么火热,主管美元基金的GP们还是相对比较淡定。

林欣禾:人民币基金比较火热,原因是政府金融政策比较宽松,对创业支持力度很大。很多热钱流进来,但是,热钱容易进,也很容易出。

今年年初,拆VIE回A股非常热,而且很多VC的发言,全部回中国,现在VC没人再发言了,没有人再讲说一定要大幅度拆VIE。而且新三板挂牌了4000多家公司,也没有哪一家做的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公司,变成下一个苹果,所以我觉得有可能会往下走。2015年投资趋冷,美元基金投资放缓,人民币还没有下来,不过看来人民币也不是那么勇敢,如果再有几个月不太好,可能他们也会比较保守。

另外,对于中概股公司要回A股,一些互联网公司要在国内上市,我觉得这中间的逻辑有点怪,诚然,A股和美股之间有P/E落差,但是这个落差不会持续存在,同一个上市主体在美国估值低的公司回到A股估值就应该高吗?中国股民比美国股民笨吗?

第一家拆VIE架构的公司回到A股,获得了成功,不能够代表所有回来的公司都可以复制这个成功。当前A股的P/E已经从100多倍的高点降低了很多。物以稀为贵,当回归的中概股数量达到30家、50家,这个稀缺效应就会濒临消失,A股和美股市值之间的价差也将随之被挤压,当国内P/E低于国外的时候,大家再一窝蜂回美股吗?投资的核心是看商业的价值,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需要区分好投资和投机。

当前,国内的制度体系,还没有美国那么健全,美国对于科技类公司上市大概有30多年的经验,国内的科技股在A股上的其实没有多少,中国国内缺少高科技股的分析师,高科技股的法律不那么健全,将来互联网公司出问题,法院会怎么判,政府的监管部门怎么去判,这个东西都还没有出炉,所以我觉得短期内,可能到30家,就该饱和了。

补贴作为一种“术”已经玩不转了

【投资界】2013年到2015年这一波大的浪潮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补贴,现在很多人说,以后创业者再这样玩,就玩不通了。

林欣禾:我觉得刚开始做补贴时,它的逻辑是对的,用补贴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2013年补贴是对的,2014年很多人在做,效果就开始降低了,而现在补贴已经玩不转了,因为太多人在做了。

我们VC投资也是一样,每年都有新的想法跟观点,2013年的观点就是补贴非常好,2015年的观点就是补贴非常差,2016年会有新的花样出来,具体是什么现在还看不到。

现在VC比较保守,甚至悲观。因为过去投资的很多公司,是依靠补贴获得的高成长,抽掉补贴,再让他向用户收费,这是很难跨越的鸿沟。所以,现在很多VC在看项目的时候,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补贴是不是真的可以赚钱。

【投资界】前些年对于VC来说,看项目一个标准是用户量增长,未来是否会有一个调整,会更多关注盈利能力呢?

林欣禾:关键还是高成长。没有利润的成长资本市场也都愿意接受,只要你变大,你随时要把利润打开,都可以打开。

高成长是核心,不过要看你怎么样取得高成长,补贴这种方式,不是永远不好,现在大家都不补贴了,可能过一两年以后,又有新的概念出来,又开始搞补贴了。

老大老二合并的真正原因

【投资界】今年有一个现象,原来死对头们,现在都握手言和,成为一家了,我们做了一个盘点,已经超过了10家,合并的背后,投资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合并之后,VC就可以获利退出了吗?

林欣禾:这要分情况来看,现在已经上市的公司,现有的股东退不出来的原因是没有人愿意接,这样一直耗下去,天天亏钱,年年亏钱。合并之后,不必靠补贴抢市场,最起码价格可以提高,利润可以更厚一点,估值也会升高,所以这时退出是很容易的。像去哪儿跟携程两家上市公司的合并,也很明显的造成了去哪儿估值上去了。

已经上市的公司合并通常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还没有上市的公司,也不是不好,他可以等,等到合并之后的公司上市,就可以退出。

【投资界】听起来,对于背后的资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对于企业来说,之前打了那么多年,1+1能不能产生于大于2的整合效应?

林欣禾:合并对企业有好有坏,但是内部必然有赢家和输家,比如滴滴和快的合并,滴滴做主。

为什么以前合并做不来,其实合并的故事,不管快滴滴,还是58、赶集,都讲了好几年了,没有做起来还是大家都不认输,杨浩涌和姚劲波两个都不输,两个人都说凭什么你是做老大的,所以要斗一下。

最后为什么要合并?其实是因为资本市场不可能再给钱让你去烧。最重要的是,老股东在烧钱,新股东则是观望的态度,“等到你烧到没钱的时候,你来求我,我的价格更低”,这对老股东来讲是一个伤害,所以老股东就保持态度:我不再支持你了,你想办法把公司做好,把亏损降低,或者变成盈利。这样才有机会招新股东进来,才可以退出。

【投资界】所以说老大和老二合并,仅限于这些烧钱的,不盈利的这些公司,如果各自都有相对比较好的盈利能力,还像以前一样。

林欣禾:在国内很多人还是创业出来的,不管怎么样,是自己的孩子,你说你要把它交给别人去,割着很心痛。除非价格极具吸引力。

VC2.0只有1、2家可以进入一线机构行列

【投资界】今年还有一个动向,很多新的机构诞生,很多中生代投资人自立门户,甚至明星都要加入这个行业当中来,对此您的观点是什么?

林欣禾:我觉得每五六年就会出来一些人。之所以2013年到2015年投资比较热,也是因为最近几年的上市公司都非常成功,比如说我们投资了唯品会、58、途牛,上市后,市值一下子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阿里巴巴上市给很多人创造了大量财富。加上新三板的扩容,让很多以前很难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这些都让人们认识到投资互联网是很赚钱的。而且,当前股市和地产都不是当前理想的投资领域,而把钱交给PE/VC成了最优选择。

资本充裕时,年轻、并且有募资能力的投资人就开始自己出来单干。

【投资界】您觉得对以往10、20年所沉淀带来的这个行业,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吗?

林欣禾:不会的。你可以看到,IDG应该是2000年左右出来的,红杉这批比较大的VC,也都是2005年、2006年诞生的。五年一代,每一代都会出来一两个比较强的VC,因为他们抓住了某一个趋势,就上去了。

2013年到2015年诞生的这批新基金,必然有一些是活不下来的,可能做两三支基金,泡沫过了,他们就不见了。不过会有一两家扎得很稳,并且进入一线机构的行列。

对于老基金来说,保持长青并不容易。为什么说做百年老店非常难?因为整个行业要创新,要颠覆。百年老店自我更新、代际传承一定要做好,PE/VC也是一样。红杉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已经传了两三代,依然做得很好。不过通常很少有基金可以做得这么好,通常大部分的基金,那一代出名的人,成功以后,那一代的人离开了,下一代就可能青黄不接。

综观整个行业的发展,有时扩大很快,有时则稍缓一点,扩大的时候,还会有新投资机构诞生,行业放缓的时候势必一些旧的基金会被淘汰。不过整体来看,这个行业的基金量应该会增长。

【投资界】这些新的投资机构,最开始募资规模都比较小,但是他们找一个点去切入进去,更加专业化。

林欣禾:专业化是应该的,因为一旦盘子变大了之后,竞争很激烈,如果大家都做同样的东西,那就很容易把价格炒上去,对大家都不好,亏钱的生意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更垂直,更专业,减少正面竞争,增加合作,对谁都好。

一直以来,DCM都是聚焦行业,做得深、看得细,因此,我们选项目命中率就比较高,而创业者也比较喜欢跟我们合作。

“底”在2016年年中

【投资界】2015年的上半年非常热,下半年可以感觉到一丝凉意,VC行业有大年和小年之分,您觉得15年是一个大年,还是小年,2016年呢?

林欣禾:因为现在投资机构手里是有钱的,2016年下半年,估值降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热度会重新起来。相比2015年的估值快速上升,20 16年估值可能增长得不会那么快,不过投资的量没准下半年会很好。

【投资界】你觉得这段时间是一个创业的好时机吗?

林欣禾:如果你尚未启动,只是想要创业,建议你稍微缓一缓,因为现在投资的温度比较低,而最容易启动的时候,是估值稍微高的时候,投资者比较愿意冒险,愿意把第一笔钱先给你。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还倒不如在原本的公司好好干一阵,等到市场回暖的时候再出来干。

【投资界】那对于现在已经启动的这些创业公司来讲,对他们的融资节奏,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林欣禾:如果你已经有公司了,现在融资越多越好,要知道你拿到了钱,你的竞争对手就可能拿不到钱,所以,可以融就尽量融,不要考虑估值。

1、猎云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猎云网(微信号:lieyunjingxuan
)字样。
3、猎云网报道中所涉及的融资金额均由创业公司提供,仅供参考,猎云网不对真实性背书。
4、联系猎云,请加微信号:jinjilei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display_name}}
{{item.author_user_occu}}
{{item.author_user_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