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on id="attachment_12556" align="aligncenter" width="500"] 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总裁吴敏芝[/caption]
猎云网 7月16日报道(编辑:清楠)
在退市一年后,阿里巴巴B2B业务首次召开了媒体沟通会,会议的重点不是整体业务的通报,而是新业务的布局与说明。
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总裁吴敏芝在会上表示,今年,阿里将把“轻骑兵”服务升级为了采购直达平台,从而基于大数据的平台来为供应商和买家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大数据对大家已不陌生,在淘宝系等业务上已在准备利用,但对阿里巴巴国际业务而言,这可谓的首次正式提出。尽管阿里已摸索数年,但在吴敏芝看来,现在正是在跨境电商领域做大数据的成熟时机。
“轻骑兵”项目探索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马云准确预测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他当时为何能预测到这一变局?背后支持的便是国内3000万中小企业的的订单变化数据。
可以说,阿里在数据挖掘及分析方面已有了一定成效,但这些与广大买方与卖方而言,距离似乎稍远了一点。
反观国内早期的B2B电子商务模式,主要依靠以中国为主的供应商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信息,即黄页模式。海外买家通过平台查看供应商信息并做对比后,向企业发出询盘,然后转入传统贸易途径。在此期间,中国的供应商能做的只是等待。
经济危机后使得状况更加严峻,尽管采购总量未减少,但已向小批量,多频次方向转变。在这种状况下,主要依靠以供应商在网站上展示自己信息的B2B模式面临着调整,需要更实时对接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于2010年在内部推出“轻骑兵”的创新业务。由阿里巴巴整合中国各产业集群地的优质供应商,然后根据海外买家的个性采购需求来快速匹配。结果发现,这项服务不仅可以缩短了寻找供应商周期,让海外买家个性需求满足的同时,也将买家端的需求同步给了国内供应商,让供应商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调整自己的生产计划和产品,甚至联合实现供给。例如,墨西哥的一位买家给广东江门供应商带来500万美金的纸巾订单后,供应商就联合数家工厂,开足马力。
事实上,全球采购需求向小批量,多频次方向发展,使得“轻骑兵”这样新的电子商务服务相对于传统外贸方式的优势逐渐凸显,根据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012年,其平台上的供应商共获得超过45亿美金的订单,而今年则有望突破200亿。
大数据战略升级
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又该如何去把握好每天的国际贸易动态以及当中存在的商机?阿里巴巴大平台又会如何去判断商家的新需求?
“数据,而且必须是许许多多基于交易的数据组成的大数据”,吴敏芝表示,新形势下,阿里巴巴的完成使命的方式也需要完善与调整。
阿里巴巴前十年在一个信息匮乏的年代,通过互联网帮助客户把信息表达出来,促成买卖双方达成交易以此实现平台价值。但如今,信息已经不是成为一个最重要的瓶颈,甚至是到了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所以阿里巴巴必须深耕下去,通过买卖家相互分享的数据,挖掘出对他们最有效的的信息。此前,在电子商务领域,由于国际贸易有着较特殊的行业形态,多年以来并未形成深度的数据积累。
阿里巴巴B2B的“大数据”模式核心便是整合平台上注册商家的交易数据,将海外采购方的需求数据同步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数据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也就是说,阿里希望依托大数据提高供需双方的信息匹配度,进而提升交易效率。
与此同时,阿里B2B还将借鉴淘宝和阿里小贷的运营思路。这就是将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数据做为未来企业信用的参考标准,为企业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的交易提供信用凭证。
“轻骑兵”项目探索的成功,也促使整个管理层做出基于大数据升级的决策。2013年,阿里巴巴将“轻骑兵”服务升级为了采购直达平台。而这个平台将做为阿里B2B在大数据上实践的第一步。
一队“轻骑兵”也许还无法改变中国外贸的思维方式的话,但如果数千万买家和卖家都能成为“轻骑兵”的话,结果会完全不同。
吴敏芝表示,“如果说之前黄页的方式,让采购的时间保持在3到6周,那么采购直达则可以将采购的效率提到3到6天。”这已让交易周期大大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