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注:在创业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今天,似乎带动了一种“全民创业”的风潮。大大小小的创业公司就如同大千世界中那些林林总总的人。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每个人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每个人的素质更加是参差不齐。这样的人间百态其实同样存在于创业公司中,就像有些PR的不专业会直接拉低了整间公司的水准,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宣传效果,从此让业界同行和投资人敬而远之。
本文作者Sara,转自新芽NewSeed
虽说,站得高,看得远。但要是脚底下踩的是泡沫,不等你远看,就会摔下来。创业公司,不管是做营销,还是干实事,踏实点走稳了才好。
创业就像“怀孕”,总要经历从一颗种子到长成人形,再从母体出生开启人生,从懵懂少年到黄金青年的过程。创业好比人生,总要经历酸甜苦辣,但唯有面对死亡时情况不同。人总有一死,而创业公司若能紧跟潮流、顺势而为,却可以生生不息,基业长青。
创业公司生死“链”:从孕育创业种子的“孵化器”;到欣欣向荣,有可能迈入“独角兽俱乐部”的初创公司;再到因时局更替,或成百年老字号,或被遗忘丢入“独角尸”的昔日巨头……当资本寒冬来临,挤掉泡沫之后,这些公司,或成功,或失败,唯有“变”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法则。
初始的初始,小编先来为您还原创业公司成长历程中的那些奇葩事件,无意贬低任何一家公司,只是希望这些创业公司在做营销时,还是长点心吧。
PR和情商对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随时会因各种问题死在起跑线上的创业公司而言,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俗话说,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同样,创业公司见多了,也难免碰到几朵奇葩。
放鸽子+出尔反尔,拿什么拯救你
第二天就是DEMO活动了,头一天晚上18:03,确认参加路演的某农产品电商发微信过来,要更新第二天路演的PPT。嗯,没问题。
晚上18:55,再次微信,说“很抱歉,不能参加第二天的路演了”。我们竭力劝说,对方一直含糊其辞。
19:25,对方回复,第二天最终能否参加路演,稍晚给确认答复。
或者你们的联合创始人或合伙人能不能过来路演?微信答,再等一下。
19:48,再次微信询问,答案还是再等等。可是,时间不等人。我们开始打电话发微信找可以替补的项目,并回复对方,最晚等到20:00。
电话、微信……终于有一家创业公司决定立刻准备资料,参加第二天的路演。
20:19,我们在第一时间,回复临时不过来的创业公司,下次有机会,再邀请他们。对方回,再等十分钟。我们解释一番,告知对方,实在是不能再等了。
20:23,对方微信话锋一转,直说他们第二天要来参加,可以准时参加。
又是一番解释,20:51,对方回了抱歉,给你们添麻烦了。
如果你以为事情到这儿就算结束了,简直太单纯!嗯,看到这句的时候,我们也单纯地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了。不料,下半场——拼死拼活要来参加的模式开启了。
先是让投资人直接打电话过来,不遂。对方又动之以情,说求求你们了,让我们去路演吧!我一个快40岁的女人这么求你,你就去通融一下……
通融?是要告诉那家临时被拉来的创业公司,你们明天不用来了吗?
要不你把你领导电话给我,我让投资机构的领导直接去求他……这是倒数第二招。
最后,“大招”来了!“你们不让上台,我们就直接自己过去了啊!”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最后,我们依旧没有接受对方的请求。
把这段事情写出来,并不想黑谁,只是想借此告诉创业者们,创业还真不是有个点子,融点资就能开始做的。即便是普通的工薪族也懂得,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不是?何况是一个团队。
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媒体不是大爷,你也不是
某个周末,有一家创业公司的PR打电话“沟通”关于他们的一篇稿子,张嘴就开骂,根本停不下来,中间夹杂着你们要道歉,你们要删稿的字眼儿,但更多的是骂声。
对方净顾着发泄,值班编辑不堪其骂,挂了电话。后来收到了删稿和要求道歉的短信,编辑回复稿件已删除,其他事宜请联系主编。
但值班编辑并没有从这件事中摆脱出来,连着一周,这位PR给我们领导打电话、给值班编辑打电话,每个人都接过电话。但除了骂声,大家并不能从他的语句中听到别的,也没有任何要沟通的意思。
值班编辑在外出差时,依旧收到他疯狂地电话骚扰,接起来,对方还是开口就骂。最后,或者是发泄够了,PR发来了一则短信,说律师函寄出去了。嗯,终于,事情结束了。
跟当天值班的编辑聊起此事,她给我看了几条来往短信,说,很多语气差的她都删除了。
前两周,在朋友圈看到一个PR转发了另一位刚离职的PR写的文章,转评中写,“没给媒体跪过的PR不是好PR”。当然,“跪过”只是一种程度的描述,但实际上,媒体不是大爷,创业公司不是,PR也不是。
媒体靠笔头,PR靠说功,说话有很多种方式,沟通的前提是尊重。要是你连沟通的心思都没有,谁也没时间跟你消磨。
要是脚底下是泡沫,站再高也没用
有一家求报道的创业公司,采完后便一直催稿。后来答复对方具体日期,总算安生了一下。约定的日子一到,来上班的我还没坐稳,就收到了微信,带着质问说“之前承诺说14号出稿”。
晚一点,稿子发过去,对方说要做修改,之后把修改版发过来。我解释,我们提前发文章给创业公司确认,只是看有没有融资方面的事实或数据性差误,其他内容不予修改。
对方PR给的理由简直惊呆我!他们有异议的地方在于,文章里写的是他们的联合创始人,还有很多联合创始人的观点和原话引用,如此,“会让大家看起来误会”,误会公司是他们联合创始人一手创办的!最初可是他们自己定的采访联合创始人。
给对方解释专访文章都是采谁就写谁,文章里有清楚的说明采访对象是联合创始人,别人不会误解。对方却依旧执念于此。
除了糟心的PR,有些创业者也是够糟心的。某次,一个刚参加完路演的创业者在朋友圈写道,“今天去xxx组织的路演,真不是出去卖的。我都把见投资人的时间改掉去的,只为和媒体朋友结下良缘。不过今天牛逼吹的好爽,坐在第一排的投资人脖子都被我吹歪了。”这自我感觉,虚高了一个珠穆朗玛峰啊。
虽说,站得高,看得远。但要是脚底下踩的是泡沫,不等你远看,就会摔下来。创业公司,不管是做营销,还是干实事,踏实点走稳了才好。